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

圖片來源:mingiweng
【學名】:Echinochloa crusgalli (L.) P. Beauv.
【科名】:禾本科(Gramineae)
【俗名】:稗、雀稗。
【簡介】:稗是台灣原生植物,普遍產於全島低海拔的平野、丘陵、道路旁,只要有較肥沃水分供應的荒地,它可以自生自長,搖曳著一叢碧綠。稗被分成幾個變種,如刺水稗(var. echimata)、台灣野稗(var. fomosensis)等,然而研究發現,這些變異應該都屬於同一種,因為在同一地區的族群,就會發現有的有長芒,有的無芒,有的出現中間型的狀況,甚至還有同一株稗身上,同時出現這些變化的例子。因此,這些變化只是個別差異,不被視為變種的依據。
【外型特徵】莖:莖桿叢生,節稍膨大。葉:線形或披針形,無葉舌。花:小穗向外穎的一面扁平,另一面明顯隆起,內有兩朵小花。果:穎果、披針形、灰黑色。
【不受歡迎】:稗的生命力堅韌,吸肥力強大,總是搶在水稻之前開花結實,造成農夫的損失。因此,農夫往往不斷的巡視田地,一發現稗的蹤影,立即拔除,已絕後患。插秧後過約60天,水稻的莖桿長出節,原本扁平的稻莖逐漸粗圓,表示水稻即將長穗了。一些剛剛接觸農事的年輕農夫,對於水稻與稗難以分辨,必須等到現在才能辨識,趁機予以拔除;至於辛勞的老農,半生與稗爭鬥,不論何時行經田隴,一眼就能挑出稗的身影,因為稗的莖葉較綠,葉脈泛白,表面平滑無芒。老農夫經驗豐富,即使稗藏身於秧苗之間魚目混珠,依然難逃老農夫的眼睛。
【作為食物】:雖然稗列身於農田不受歡迎植物之名單,但也有其功用。台灣原住民的主食中,包含陸稻、小米、芋頭、地瓜、黍1、粟2以及稗。原住民會幫稗播種,然後不刻意照顧,讓其自然生長,約兩個半月即可收成,種子變黑成熟後,椿搗去其穎殼,即可煮粥食用。目前栽培不多,只有一些年長的原住民會種植,阿美族、泰雅族、賽夏族、布農族、魯凱族都會栽種這種不需悉心照料的植物。稗的聲名不太好,外型也不起眼,人類仍然能加以利用,這大概就是所謂的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吧!
【資料及圖片來源】:
1.台南縣鄉土教學資源網http://ltrc.tnc.edu.tw/.
2.無尾港數位文件典藏http://www.wwg.org.tw/modules/xcgal/displaydoc.php?id=493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