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【英文名稱】:Rice 、Paddy
【學名】:Oryza sativa Linn.Oryza formosana Masam. & Suzuki
【科名】:禾本科(Gramineae)稻屬(Oryza)
【別名】:稻、稻仔、稻子、粳、稻芽《綱目》、陳倉米《彙編》、禾、Panai(雅美)、Paayai(泰雅)、Padai(排灣)
【原產地】:中國長江流域。1973年在浙江省餘姚縣首次發現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地區河姆渡文化遺址中有大量的稻穀遺存,證明當時已有農業生產,已開始種植水稻。
【分布】:台灣全島中低海拔水源充足,灌溉方便之平原。
【用途】: 1.稻米:可供食用更可以釀酒,就是常常缺貨的米酒。或者做成糕餅以及家畜的飼料。副產品米糠更可以製油精原料或藥品。2. 稻草:可以用來蓋房子以及造紙。3.藥用:性味:稻芽(發芽的果實):甘、溫。效用:稻芽:消食和中,健脾開胃。治食積不消,腹脹口臭,脾胃虛弱,不飢食少;陳倉米(已儲色變之粳米):養胃,滲濕,除煩;粳米:補中益氣、健脾和胃;米油(煮米粥時上浮稠液):滋陽長力,利小便淋;種皮(米糠):治噎膈,腳氣;莖葉:寬中下氣,消食積。
【莖】:一年生草本,莖高約一公尺、莖中空;稈直生,叢生。
【葉】:單子葉植物,互生,狹長,略粗糙、具平行脈,並覆有細毛。葉舌長而尖,生於葉身和葉鞘之間,邊緣下延成鞘邊,包於莖外,1~2 公分長。
【花】:為圓錐花序,小形淡綠色,花的外面有小穎 2 片,穎內為稻,有內外之別,外稻較長,先端有芒。有雄蕊 6 枚,雌蕊 1 枚,疏鬆的花序,成熟時花序下垂。
【果實】:水稻的果實為穎果。種子即俗稱的稻穀。
【特性】:水稻是台灣最重要的農作物,也是亞洲人民食用的主食。水稻屬於禾本科單子葉的草本植物,喜歡溫暖多雨的氣候,台灣水稻一年可以栽種兩次,栽植水稻要先育秧苗,然後再移植到水田裏,約3至4個月可以收穫。我們吃的白米就是稻子的胚乳。
【稻的分類與品種】由於稻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,據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過有14萬種的稻,而且科學家還在不停的研發新稻種,因此稻的品種究竟有多少,是很難估算的。有以非洲米和亞洲米作分類,不過較簡明的分類是依稻穀的澱粉成份來粗分。稻米的澱粉分為直鏈及枝鏈兩種。枝鏈澱粉越多,煮熟後會黏性越高。
糯稻:中枝鏈澱粉含量接近100%,黏性最高。又分粳糯及秈糯,粳糯外觀圓短,秈糯外觀細長,顏色均為白色不透明。
【資料及圖片來源】
1.后里國中http://www.hljh.tcc.edu.tw/
2.維基百科http://zh.wikipedia.org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