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

菰(茭白筍)

攝影:韋成 地點:本校水生池
圖片來源:susan5443
圖形來源:超級祥祥
【茭白筍】:學名:zizania iatiflia turcz.
【科別:】禾本科
【別名】:菰、腳白筍、茭尹、茭草
【世界分佈】:中國東北、韓國
【外型特徵】生成以筍狀物,盛產期每年10月~11月葉抱莖互生,葉形細長劍型,葉緣細逆鋸齒如刃,葉基半卷葉與葉梢間有關節易斷,雌雄同株,圓錐花序頂生,花色淡綠,花期秋寄上雄下雌,花具芒穎果,稱為確胡米菰米。
【品種】在本省栽培的茭白筍品種依葉鞘包葉顏色分青殼種、赤殼種和白殼種,依採收期不同,又可分春作與秋作兼收品種,青殼種和白殼種屬於前者,而赤殼種屬於秋作單收品種,春作品種於12月。
【其他介紹】茭白筍幹莖基部受菰黑穗菌寄生與刺激,經由細菌生長素及細胞刺激素在適當溫度下(28度)刺激結果細胞不段增殖膨大,形成長紡綞菌,同時葉片光合作用製造的養份也轉移集中儲藏於此,因此形成甜嫩可口的筍莖,即為食用的部位,溫度超過三十度或低於十度會抑制黑穗菌活動,影響結筍,又氮肥施用過量,引起的莖葉徒長,也會使黑穗菌尚失刺激功能,造成不能結筍株或開花株的出現。
其實茭白筍為由菰與茭白黑穗菌(Ustilago esculenta Henn)共生組成的作物,缺一不可。當菰的地下莖節分生新芽後,若感染茭白黑穗菌,則頂芽以下3~4節幼莖,因病菌分泌生長素(Auxin)及細胞分裂素(Cytokinin)等荷爾蒙物質,刺激嫩莖薄璧細胞之分裂增加三倍,並使細胞體積增加15倍,而形成肥大可供食用的組織,即為茭白筍。大陸書籍則認為幼莖(新分蘗)在適宜環境下開始抽芽時,因花莖基部受黑穗菌刺激而膨大形成。故一般產筍之植株不開花,不結筍的植株才會開花。膨大的筍中含有多量碳水化合物,主要是葡萄糖、果糖及蔗糖,一般缺少多醣類。
【圖片及資料來源:】
1.三芝鄉農會http://www.3g.org.tw
2.奇摩知識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4122600231

沒有留言: